学 院 简 介
教育科学学院的前身是2000年成立的教育系,在继承乐山师范学校普通师范与特殊师范专业的基础上升级,由乐山师范专科学校师范公共课教学部、乐山教育学院的教育学与心理学专任教师组建而成。教育系历经专业调整、资源重组与更名变迁,2009年更名为教育科学学院。
二十多年来,学院秉承“教善求真,躬行致知”办学理念,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立足地处乐山及川西南的区位条件,在基础教育改革最前沿培养教师教育人才,形成了师范与非师范并重、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贯通的立体办学体系。
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400余人、硕士研究生近20人。现有教职工78人。其中教授(研究员)9人、副教授(副研究员)15人,硕士生导师7人,博士及在读博士教师11人。有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1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省教书育人名师1人,四川省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
教育学科是学校的重点特色学科,设有教育(小学教育方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应用心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被列为学校重点培育建设。从2025年起,小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方向面向全国招收研究生。
学院设有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科学教育和心理学4个本科专业。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科学教育3个专业全部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第二级认证;小学教育专业入选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四川省卓越小学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专业。建有国家教师教育精品课1门、省级一流/应用示范/课程思政课程4门。
学院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导向,聚焦师范生核心素养,探索“专业+方向”课程体系、“修养+兴趣”素质模块、“课内+课外”培养路径、“四年一贯”全段训练的综合育人改革,打造“乐芽”艺术、“阳初”文化等国省级育人品牌2个,团中央专函表扬“乐芽”志愿服务品牌,近五年学生立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30余项、“互联网+”项目130余项,获“华文杯”全国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等国家级竞赛奖50余项,获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及分类赛国省级一等奖2项,近五年平均就业率92%以上,高质量就业率50%以上,具有教育情怀与实践智慧的毕业生在区域基础教育中建功立业,涌现出全国优秀教师、中小学名校长等名师专家。
学院拥有四川省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农村教育的历史发展与当代改革研究”团队,设有“四川乡村教育研究中心”“四川民族地区数字化教育研究中心”“四川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乐山分中心”省厅级平台3个和“基础教育心理研究中心”校级科研平台1个,建有“教师教育技能实验实训中心”省级示范中心,办有师院附属幼儿园,配有Acti CHamp脑电系统、Eyelink1000 Plus遥测式眼动追踪系统等研究与实训先进设施设备。
学院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20余项,省级教育教改项目1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上百万元;出版专著近20部,发表SCI\SSCI\CSSCI等高水平研究论文50余篇,获省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与教学成果奖10项,研究成果被地方和基层应用推广与转化20余项,在民国乡村教育与特殊教育史料整理、西南民族地区乡村教师发展、四川农村学校发展与教育扶贫、县域教育优质均衡与现代化、融合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特色较为突出。
学院深度参与学校顶岗支教、教育扶贫与教育帮扶工作,助力沐川县、马边彝族自治县、峨边彝族自治县、雷波县、美姑县、布拖县及九寨沟县等地基础教育发展,培训乐山市、凉山州、甘孜州等基础教育骨干教师5000余人次,教育帮扶美姑县洪溪片区中小学成果获省级考评优秀。与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捷克帕拉斯基大学、泰国班颂德昭帕亚皇家大学等国外高校建立了双边或多边合作关系,为学院师生加强学术交流、促进文化理解、扩大国际视野提供了便利。
面向教育现代化2035,学院将坚持人才建院、质量立院、特色兴院、应用强院的发展思路,以弘扬教育家精神为主线,深入实施“225”发展战略,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川西南基础教育强师培养基地、“新师范”知识创新中心与区域教育优质发展协同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