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
教育实习
教育实习分组指导报道(二)
日期:2021-04-13 15:41:38  发布人:王静  浏览量:

本网讯(文、图/王静)9月21日到25日,乐山师范学院实习带队老师王静分别到夹江外国语实验学校、夹江县云吟职业中学校、夹江县第一中学校和夹江中学校学习、听课、指导。夹江外国语实验学校的实习学生谭霜、孙鑫慧和林美霞分别于9月21日、9月23和9月24日走上讲台,开始了他们教学事业的第一课。

谭霜的新课《练习使用显微镜》,她首先展示四张在不同倍数下的显微镜观察到的各种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接着组织学生对比书上的图片初步认识显微镜的构造,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后,她对其中光圈、反光镜、目镜、物镜部分进行重点讲解,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显微镜的构造。然后她开始演示实验步骤,引导学生观察找出重点需要注意的地方,并结合问题加深学生的理解。之后师生就显微镜操作中会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讨论交流,充分认识显微镜下的物像等重要知识。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概括,并结合习题进行巩固强化。

实习学生罗满晴认为谭霜的语言表达较为清晰,其中一些环节学生较积极,但有些时候学生的参与感、积极性有点欠缺。指导老师叶丽佳指出谭霜声音洪亮,板书设计合理,但学生互动较少。有些环节的节奏较快,关注的学生面不够,在调动学生积极性上有些欠缺。

孙鑫慧的新课《植物细胞》,她用树叶引入新课,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在显微镜下为何不能看到物象,形成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接着引导学生资料分析,初步建构新知。然后引导学生阅读实验步骤思考找出每一步骤的关键词,小组讨论每一步骤的作用。之后将视频和问题相结合,强调相关实验操作重点,掌握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通过观察显微镜下的植物细胞的物象,学生初步认知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之后,她要求学生观察物象并绘制生物图。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概括,并结合习题进行巩固强化。

指导老师叶丽佳认为该课的板书设计重难点突出。但是对课堂的关注、对学生的关注不够,前面导入太快,对问题的表述,布置的任务并不太明确,有些同学并不能很好的理解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对知识的处理有一些不足。上课时可以调整一下实验用具与分类的顺序。

林美霞的新课《乡愁》是属于课本中第一单元的第三篇文章,在之前的诗歌学习中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什么是意象,对于本次授课诗歌中采用意象化抽象为具体的创作方法已经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此次课堂采用诗歌导入,温习旧知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对古诗词当中描写乡愁的内容进行一个大致的回顾,然后引入当代作家余光中先生的诗歌《乡愁》,在进入文本之前先知人论世,介绍作者以及整首诗歌的创作背景,便于同学们更好的理解诗歌的内涵,把握情感。随之介绍诗歌在结构上的特点:句式齐整、长短句、回环往复、叠词的运用等等,抓住“愁”抽象的特点反问本诗当中用意象来寄托乡愁,使之变得具体可感。接着分析这四组意象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深刻内涵,意象的选择由诗人人生当中的四个阶段组成,贯穿整个生命历程,由亲情、爱情到最后的千万台海同胞共同的思家恋国之情,诗歌主题深刻、思想得到升华。随后拓展于右任先生的《望大陆》,使同学们更深刻地体会海峡两岸人民那浓浓的乡愁。课堂结尾,配乐再次朗读诗歌,总体把握诗歌情感。

指导老师袁媛认为林美霞的综合素质较好,课前准备充分,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讲课思路比较清晰,环节之间过渡自然,但在解读意象的时候学生参与度稍微欠缺,在提问方式上比较单一,学生可能会感到枯燥,建议采用多角度多方式提问。

带队教师最后总结了三位实习生的优缺点,三位实习生的专业知识比较扎实,教学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设计做到了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没有很好地运用启发式教学,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课堂氛围不是很活跃。

此外,带队教师还深入到夹江县云吟职业中学校、夹江县第一中学校和夹江中学校学习、听课,并检查学生的实习手册,指导学生如何写听课记录和心得体会,要求实习生们坚持写听课后记,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为自己成为合格的人民教师做好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