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图、文/程韬同)为主动应对人工智能崛起与少子化趋势对小学教育带来的深刻挑战,破解生源与就业竞争加剧的难题,近日,教育科学学院组织召开小学教育专业转型发展专题研讨会。学院领导、全体小学教育专业教师及相关团队负责人齐聚一堂,深入研讨专业改革方向与实施路径。

研讨会以学院拟定的《关于小学教育专业转型发展的思考》初稿为基础展开热烈讨论。与会教师高度认同转型的紧迫性,一致认为必须“直面市场,自我革命,团队作战”,全面提升专业核心竞争力与学生培养质量。会议聚焦五大关键转型领域,形成核心共识:
1. 培养目标拓展:从单一面向体制内小学教师,转向同时培养儿童教育市场从业者(如研学指导、课程开发)及优质研究生生源,拓宽就业渠道。
2. 课程体系重构:推动课程设置向“操作化”(贴近实战)、“模块化”(强化关联)、“个性化”(丰富选择)、“产品化”(衔接职业认证如家庭教育指导师)转型。
3. 培养模式创新:探索“本科导师制+导师组制+教师团队化发展”融合模式,整合学业规划、实习实践、竞赛指导、就业引领等环节,打造师生专业发展共同体,变“个体作战”为“团队作战”。
4. 实训条件升级:抓住新校区建设契机,规划建设系列专业化实验室(如微格教学、微课录播、教研技能、学科竞赛指导等),彻底改善实训薄弱环节。
5. 教师发展转型:以团队化发展为核心,聚力建设七大重点方向教研团队(如农村教育研究、AI赋能教学、学科竞赛指导等),并探索“教学研培”四结合模式。引导学生深度参与教师课题研究(如大规模一线教师调研),实现教师科研与学生能力培养双赢。

与会教师围绕各项举措的可行性、重点难点及资源保障进行了务实交流,决心以此次研讨会为起点,凝聚全院之力,扎实推进小学教育专业内涵式发展与适应性转型,为新时代培养更多具备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和人工智能应用能力的卓越小学教育人才。
本次研讨会统一了思想,明确了路径,吹响了小学教育专业主动求变、创新发展的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