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科研
科研动态
课程与教学论介绍
日期:2008-11-24 00:00:00  发布人:adminjk  浏览量:

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方向特色、学术地位、作用和意义

 

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基本形成课程论、教学论、德育课程与教学论、比较课程与教学论等四个学科方向。本学科深入探索先进课程教学理念,研究学校课程与教学的基本问题,积极参与现行课程教学改革,在近几年的研究中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有一定的科研成果。学科在省内已经有一定影响。学科坚持面向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的方向,以解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以比较研究为切入口,一方面关注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课程教学理论及流派;另一方面,结合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实际,针对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等方面问题开展一系列的探为基础教育中小学校课程开发与教学改革实验研究提供指导,把国内外先进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转化为推动乐山乃至四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力量。

课程论、教学论方向:以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和问题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课程与教学的基础理论、课程与教学的一般原理、课程与教学的流派、课程与教学史、课程与教学的政策、课程与教学的发展趋势、课程与教学的基本模式、课程与教学的实施、课程与教学的评价等,是教育学科中的重大研究领域之一。课程论、教学论方向分别由两位副教授(都是在读博士)带头,研究课程与教学理论,并与乐山及我省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结合,扩大课程与教学论理论与实践的已有成果。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则紧紧围绕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际特别是乐山、四川基础教育改革实际,探索课程和教学改革所面临的

新情况和急需解决的新问题,深入教育实践,开展课程文化、综合课程的构建等方面的专题性研究,为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理论指导。

基于时代发展对教育所提出的新的要求,本研究方向培养具有系统扎实的教育理论素养、具有从事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能力的创新性高级人才。同时,面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积极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我省特别是乐山市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效的思路、模式与方法,广泛参与并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过长期的探索与发展,可望建立起探索教育理论、服务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培养高素质学术骨干人才三位一体的学术发展机制和教育实践基地。

德育课程与教学论方向:学校德育课程与教学论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既体现于课程德育中,也体现于学科德育中。它是学科德育研究的重要方面。因此,该研究方向是研究学校教育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对学校教育教学研究发挥重要的作用。学校德育课程与教学论关注学前、中小学、大学及在职教育等相关学校德育课程问题与教学的研究,关注大、中小学生的德性成长与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力图调和成人与成材的冲突,使学校教育真正发挥育人的作用。本学科方向研究方向明确。已经有围绕学校德育理论与实践而进行的课题研究和相关成果。研究基础比较扎实,就已经完成的研究成果而言,本研究方向在四川省取得了一定的学术声望。

学科带头人自读硕士研究生以来,一直从事学校德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尤其是2005年攻读博士学位以来,多次参与全国性的学术会议,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知名度。同时,在此期间先后去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访学,不断增强学术能力。通过导师的指导和自身的努力,在学术造诣上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在学科级刊物上发表了5篇学术论文,另有多篇在核心刊物上发表;2007年成功获得两项省部级规划课题。这些成果为使研究方向特色更加明显,更赢得省内外的关注。

比较课程与教学论方向:该方向以比较研究为研究方法论,在国际、区域比较的视阈里对课程与教学流派、课程与教学史、课程与教学的政策、课程与教学的发展趋势、课程与教学的基本模式、课程与教学的实施、课程与教学的评价等进行研究。该方向以毕业于浙江大学的比较教育专业博士为带头人,已在国际课程与教学比较研究上有一定的基础。

在课程领域,一方面居于不同国度和区域的不同民族具有相同的课程问题,各国面临许多相同的挑战,基于国家振兴和强盛的课程改革承担了许多相同的任务;另一方面,由于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中的课程主体的文化思维模式的差异,所以即使是相同的问题在不同主体的视野下却具有不同的意义。故而课程与教学研究必须在立足本土的基础上与国际学术接轨。本方向重在对国际先进的课程与教学理念进行探讨,并注重其与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实际相联系,通过比较研究,借国际先进的课程与教学理念指导我省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