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及代码:小学教育学(小教专业,11031107;教育学专业,11011217)
课程学分与学时: 4 分/ 80学时(课堂教学64 学时,实验实践 0 学时,自主学习 16 学时);2分/ 48学时(课堂教学32学时,实验实践 0 学时,自主学习 16 学时);
先修课程:普通心理学、中外教育史;普通心理学、中外教育史、教育学原理
适用专业: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学专业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课程性质:随着社会发展的日益加速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育理念和理论素养越来越成为制约小学教育深化改革的关键因素。如何从更加宏观和全局的高度,以更加注重联系、全面和发展的辩证思维方式,对小学教育的整体实践及其所涵盖的各种基本要素和具体教育活动给予更加深刻的教育学理解,就成了小学教师尤其职前小学教师至关重要的基础性能力。在这个意义上,《小学教育学》是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学专业小学教育方向)本科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方向)课程。
课程目的:作为一门对小学教育活动的整体实践加以描述、解释、分析、指导的基础理论课程,其核心和根本的目的就在于帮助学生形成一种能够从小学教育整体的高度对具体的小学教育现象加以描述、解释、分析并给出专业性建议的教育理论素养。
课程任务: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教育理论素养方面得到以下三方面的发展。其一,掌握用以描述、解释、分析和指导小学教育实践整体的专业知识结构;其二,具备用专业知识和专业术语对小学教育实践整体加以描述、解释、分析、建议的专业理论能力;其三,产生对小学教育实践进行理性探究的专业兴趣和理论热情。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 教育学发展简史
(小教专业8课时;教育学专业0课时)
第一节 学科形成之前的教育思想
一、中国早期的教育思想
二、西方早期的教育思想
第二节 学科形成时期的教育学发展
一、教育学学科形成的背景
二、夸美纽斯和赫尔巴特
三、其他重要的教育学思想家
第三节 学科形成后的教育学发展
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教育学思想
二、二战后教育学思想的发展
三、21世纪以来的进展
第二章 小学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小教专业6课时;教育学专业2课时)
第一节 小学教育的产生
一、教育的起源
二、学校教育的出现
三、小学教育的萌芽
第二节 小学教育的发展
一、西方小学教育的发展
二、我国小学教育的发展
第三节 小学教育的走向
一、走向学习共同体
二、创建理想的小学
第三章 小学教育特性
(小教专业6课时;教育学专业4课时)
第一节 小学教育的价值特性
一、小学教育的文化规定性
二、养育生命的价值取向
第二节 小学教育的功能特性
一、小学教育的社会规定性
二、奠定基础的功能定位
第三节 小学教育的活动特性
一、小学教育的心理规定性
二、心理逻辑主导的活动准则
第四章 小学学生
(小教专业8课时;教育学专业4课时)
第一节 人的发展
一、人的发展的内涵
二、人的发展的影响因素
三、人的发展的规律
第二节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一、教育的正向作用和负向作用
二、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机制
三、如何发挥教育对人发展的主导作用
第三节 小学生的发展
一、小学生的发展
二、小学生的发展规律
三、小学教育在小学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第四节 小学生发展的关键领域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
二、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掌握
三、兴趣、习惯与方法的教育
第五章 小学教师
(小教专业8课时;教育学专业4课时)
第一节 小学教师的发展
一、小学教师的职业特点
二、小学教师的历史、现实与未来
三、小学教师在小学生发展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四、小学教师的发展与小学生的发展的内在关系
第二节、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一、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二、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内容
二、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三、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
第三节 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典型案例
第四节 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
一、职前阶段的发展路径
二、职后阶段的发展路径
第六章 小学教育目标
(小教专业6课时;教育学专业4课时)
第一节 小学教育目标的概述
一、小学教育目标的含义
二、小学教育目标的特点
三、小学教育目标的功能
第二节 小学教育目标的结构
一、小学教育目标的主要维度
二、小学教育目标的基本层次
第三节 小学教育目标的价值
一、对小学师生发展的价值
二、对小学教育活动的价值
三、对小学学校发展的价值
第四节 小学教育目标的达成
一、对教育目标的真正认同
二、对组织架构的动态调整
二、对行动方案的全面落实
四、对目标达成的准确评估
第七章 小学教育内容
(小教专业6课时;教育学专业4课时)
第一节 小学教育内容概述
一、小学教育内容的概念
二、小学教育内容的文化本性
第二节 小学教育内容的主要取向
一、传统的小学教育内容主要取向
二、当前的小学教育内容主要取向
第三节 小学教育内容的研制策略
一、教材内容处理策略
二、班级活动内容研制策略
三、校本课程内容设计策略
第八章 小学教育环境
(小教专业4课时;教育学专业4课时)
第一节 小学教育环境概述
一、教育环境的概念
二、教育环境的层次
三、教育环境的类型
第二节 小学学校文化
一、学校文化的概念
二、校园文化的建设
三、隐性课程的开发
第三节 小学学习环境
一、学习环境的概念
二、学习环境的空间利用
三、学习环境的物理与心理因素
四、网络化学习环境的建构
第九章 小学教育活动
(小教专业4课时;教育学专业2课时)
第一节 小学教育活动概述
一、小学教育活动的含义
二、小学教育活动的特点
第二节 小学教育活动组成
一、小学体育活动
二、小学德育活动
三、小学智育活动
四、小学教育活动的综合性
第三节 常见的小学教育活动
一、课程与教学设计
二、课堂教学
三、课外活动
四、管理与领导
第十章 小学教育评价
(小教专业4课时;教育学专业2课时)
第一节 小学教育评价概述
一、小学教育评价的概念
二、小学教育评价的功能
三、小学教育评价的实施步骤
第二节 小学教育评价体系
一、评价对象
二、评价主体
三、评价方式
第三节 小学教育评价发展
一、小学教育评价的历史发展
二、小学教育评价的发展性取向
三、小学教育评价的学本化取向
第十一章 小学教育观摩的经验交流
(小教专业4课时;教育学专业2课时)
第一节 对小学教育实践的整体感知
一、对小学教育特性的整体感知
二、对小学教育诸要素的整体感知
三、对小学教育活动及评价的整体感知
第二节 小学教育实践中的突出问题
一、小学教育教育理念方面的问题
二、小学教育诸要素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
三、小学教育活动及评价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
第三节 改善小学教育实践的思考
一、优化办学理念方面的思考
二、优化小学教育诸要素方面的思考
三、优化小学教育活动及评价的思考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在全面引介和重点突出兼顾的原则下,通过讲授、谈话、讨论等教学方法,向职前小学教师介绍小学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基本框架,从而帮助他们构建一个有利于对小学教育进行整体性理解和把握的知识结构。
(二)利用视频观摩、见习交流、自我叙事、案例研讨等方式引导职前小学教师对当前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典型问题进行专业性的讨论,从而帮助他们构建利用相关知识分析小学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专业能力。
(三)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讲解的广度、深度、趣味性,注重讲授和讨论的有机结合,充分调动职前小学教师自身的经验、情感及思维的积极参与,从而帮助职前小学教师形成从事小学教育专业学习及工作的专业意识。
四、课程考核方式
(一)成绩考核
注重平时考查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原则。
平时考查有:课堂表现、出勤情况、作业成绩、读书交流等,
期末考试为:笔试,集中闭卷两个小时。
(二)考试成绩
成绩由两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
五、其他
(一)作业及自主学习要求
平时作业:至少一份小论文、一份教育影评、一份读书报告,力争形式多样化。
自主学习:要求学生整个学期下来以小组学习的方式读3-4本推荐书目和观看16集以上的教育纪录片或影片,读完或观看完之后首先在小组内交流分享,然后在学期内安排2-4次的课堂内班级范围的交流和讨论。
(二)课程资源
1、建议教材
《小学教育学》,黄甫全、曾文婕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小学教育学》,黄济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版。
2、主要参考书
《小学教育学》,黄济、劳凯声、檀传宝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2版。
《教育学原理》,胡德海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马克斯·范梅南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什么是教育》,雅斯贝尔斯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
《教育就是解放心灵》,克里希那穆提著,九州出版社,2010年版。
《教育的危机》(《在过去与未来之间》的第五篇),阿伦特著,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
《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佐藤学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佐藤学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佐藤学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课程与教师》,佐藤学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现代教育论》,黄济、王策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教育学》,鲁洁主编,河海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教育概论》,叶澜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叶澜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西方现代教育论著选》,王承绪等编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教育学的探究》,瞿葆奎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超越与创新》,鲁洁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中国教育思想史》,孙培青等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教育学基础》,教材编写组,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
3、课外学习资源
《爱弥儿》,卢梭著,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夏山学校》,尼尔著,南海出版社,2006年版。
《帕夫雷什中学》,苏霍姆林斯基著,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教育就是解放心灵》,克里希那穆提著,九州出版社,2010年版。
《窗边的小豆豆》,黑柳彻子著,南海出版社,2011年版。
《玫瑰与教育》,窦桂梅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爱心与教育》,李镇西著,漓江出版社,2008年版。
《教育概论》,叶澜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超越与创新》,鲁洁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http://www.cnier.ac.cn/Index.html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http://www.pep.com.cn/jyyj/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研究专题
www.edu.cn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www.K12.com.cn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
大纲执笔:吴永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