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
教学计划
教师教学工作计划--心理学
日期:2018-06-03 00:00:00  发布人:adminjk  浏览量:

 

乐山师范学院

 

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课程名称       心理学         

 

任课教师                           

 

授课班级                       

 

            上交教研组日期 201831

 

 

 

 

 

2017—2018学年度第2学期

         

 

 

 

 

教学工作计划内容:

一、教学目的要求

(1)理解并掌握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能运用这些知识和理论分析、解决中学教育教学和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问题。
(2)
掌握中学生学习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能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
(3)理解中学生生理、心理的特性和差异性,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方法。
(4)掌握教师心理,促进教师成长。

二、教学内容与重难点

  • 教学内容体系与要求

1. 中学生学习心理
(1)了解感觉的特性;理解知觉的特性。
(2)
了解注意的分类,掌握注意的品质及影响因素;了解记忆的分类,掌握遗忘的规律和原因,应用记忆规律促进中学生的有效学习。
(3)了解思维的种类和创造性思维的特征,理解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和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4)了解学习动机的功能,理解动机理论,掌握激发与培养中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5)了解学习迁移的分类,理解形式训练说、共同要素说、概括化理论、关系转换理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掌握有效促进学习迁移的措施。
(6)了解学习策略的分类,掌握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7)理解并运用行为主义、认知学说、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等学习理论促进教学。

2. 中学生发展心理
(1)掌握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理论、特点与规律。
(2)
了解情绪的分类,理解情绪理论,能应用情绪理论分析中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
(3)掌握中学生的情绪特点,正确认识中学生的情绪,主要包括情绪表现的两极性、情绪的种类等。
(4)掌握中学生良好情绪的标准、培养方法,指导中学生进行有效的情绪调节 。
(5)理解人格的特征,掌握人格的结构,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塑造良好人格。。
(6)了解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及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理解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
(7)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掌握性心理的特点,指导中学生正确处理异性交往。
3. 中学生心理辅导
(1)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熟悉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包括抑郁症、恐怖症、焦虑症、强迫症、网络成瘾等。
(2)理解心理辅导的主要方法,包括强化法、系统脱敏法、认知疗法、来访者中心疗法、理性-情绪疗法等。

4.教师心理

(1)了解教师角色心理和教师心理特征。

(2)理解教师成长心理,掌握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理论与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1. 中学生学习心理(现代学习心理观)
  2. 中学生发展心理(现代学生发展心理观)

三、选用的教材

《中学生发展与学习》,王立新 杨扉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2月第1次版。

四、参考书目

(一)教师参考书目

1.《学与教的心理学》(第三版)皮连生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12月版

2.《心理学》 黄希庭 主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7.年7月出版

3.《教育心理学》 张春兴著 台北东华书局 1996年出版

4.《学习与发展》 林崇德著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5.《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刘万伦 田学红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年2月版

6、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指导教材《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 洪明 张锦坤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年9月版

7、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指导教材《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练习册  洪明 张锦坤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年9月版

8《心理学》,但菲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6月第7次版。

(二)学生参考书目

1.《心理学》 黄希庭 主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7.年7月出版

2.《教育心理学》 张春兴著 台北东华书局 1996年出版

3、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指导教材《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 洪明 张锦坤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年9月版

4、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指导教材《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练习册  洪明 张锦坤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年9月版

五、教学方法及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课程安排在师范专业一年级第二学期,每周4课时,共64课时。

1.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根据课程具体内容及学生实际需要,配合其他教学方法,如多媒体教学、演示法、讨论法、阅读法和实践法等;教学中辅之讨论、实验、心理测验、心理训练、案例分析、自学等方式来进行。精讲知识点,结合国考真题进行课堂练习、单元测试和课后辅导。

2.教研室要开展专题教研活动研究教学内容,理清重点、难点。加强任课教师集体备课。

3.媒体要求:多媒体教室

六、作业及成绩考核方式

  • 本课程为考试课,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构成,平时成绩占50%,期中期末成绩占50%。教师在记分册上做好4次平时成绩记录。

(二)平时成绩构成50%

  1. 平时考勤与课堂表现,占10%

    考勤有关规定遵照学校统一规定执行。

  1. 发展心理单元测验,占10%
  2. 学习心理单元测验,占10%
  3. 半期考试占20%

(三)期末考试考试,占50%

1.实行教考分离。

2.依据《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试大纲》,重点考核三个内容:中学生发展心理理论,中学学习心理理论,中学生心理辅导,中学教师心理。

3.题型:单项选择题;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简答题;材料分析题;论述题

七、教学进度

    根据大纲内容要求、教材体系和教学时数的实际情况,本课程教学内容及时数、教学进度安排为:

计划进度

      

备注

讲授课

习题课

课堂讨论

实验参观

1

第一章绪论

3

1

 

 

 

介绍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试大纲》。

2-3

第二章中学生发展概述

3

1

 

 

 

讨论:尝试运用各学派的理论,从心理学的角度理解我们的生活,理解正在生长发育中的中学生。

4-5

第三章中学生认知发展

6

1

1

 

 

实训:试运用感知的规律和中学生注意的特点,设计一堂教学课。

6

第四章中学生情感发展

3

1

 

 

 

实训:利用相关理论,尝试分析与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情绪情感问题。

7

第五章中学生智力发展

3

1

 

 

 

讨论:如何看待超常学生和智力不足的学生?

8

第六章中学生人格发展

3

1

 

 

 

实训:运用相关工具,进行一次自我个性品质的心理测试。

9-10

第七章中学生品德发展

7

1

 

 

 

讨论:以小组为单位,各自选取一个典型的品德不良学生案例进行讨论,并建议如何矫正?(书面讨论记录和讨论总结报告)

11-12

第八章学习及学习理论

7

1

 

 

 

讨论: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13

第九章学习动机

3

1

 

 

 

讨论: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4

第十章学习迁移

3

1

 

 

 

讨论:如何促进学习的迁移?

15

第十一章学习策略

3

1

 

 

 

讨论:学习策略理论在实际课堂教学的运用。

16

第十二章中学生心理辅导

2

 

 

 

 

讨论: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异常表现有哪些?如何维护中学生心理健康?

16

第十三章中学教师心理

2

 

 

 

 

讨论:如何正确认识教师成长过程出现职业倦怠?

17

 

 

 

 

 

 

机动课时

18

 

 

 

 

 

 

期末考试

 

 

 

 

 

 

 

 

 

 

 

教研室审查意见:

同意按此计划进行教学。

                   教研室主任签名:

                             2018年 3月 5

执行情况检查记载

第一次:

 

 

                           教研室主任签名:

20   年     月     日

                                                              

第二次

 

 

 

教研室主任签名:

20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