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师范学院
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课程名称: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任课教师: 卢 艳 萍
授课班级: 17级小学教育本科2、3班
上交教研组时间: 2018年1月30日
2017 —2018 学年度第 2 学期
说 明
一、教学工作计划一般应有以下内容。
1、教学目的要求。
2、选用教材名、编者、版本,教师备课主要参考书节,介绍给学生的阅读参考书目。
3、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如:
(1)处理教材,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学的基本考虑。
(2)作业方式、作业量、作业处理方式。
(3)成绩考核措施。
(4)辅导措施。
(5)除通常的讲授课、习题课、实验课、讨论课外,打算安排哪些其它的教学活动。
(6)对学生的其它要求。
(以上三项可按学期编写,也可按课程周期编写)
4、教学进度(此项必须按学期填入附表,并向学生公布)。
5、需要提供的教具或其它教学条件。
二、安排专人辅导工作,从事实验室建设,备课,进修的教师也应制订计划,一般应写明工作、学习的主要任务、目标及落实措施。
三、本计划一式两份,一份自存,一份于开学后第一周内交教研组审查、补充修改后于第二周内交系。
四、辅导教师的工作计划应由主讲教师指导编写。
五、教师工作计划执行情况每学期应由教研组长做两次检查记录。
六、教师工作计划一学年归档一次。
教学计划内容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小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能运用这些知识和理论分析、解决小学教育教学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问题。提高适应教师职业和综合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他们的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具体目标如下:
(1)掌握小学儿童认知、个性社会性及品德等方面的基本发展规律,以及如何进行针对性教育,掌握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2)掌握小学生学习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能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
(3)理解并掌握小学教学设计和小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4)掌握教师心理,促进教师成长。
二、教学内容:
本课程教学内容可大致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一)概述
小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及研究方法
1.发展规律和理论
2.发展特点及教育
(1).小学儿童认知发展
(2)小学儿童个性社会性发展
(3)小学儿童品德发展与教育
(三) 小学儿童学习心理
1.学习理论(学习的实质,行为主义、人本主义、认知心理学、建构主义的
学习观与教学观)
2.小学儿童的学习动机
3.小学儿童学习的迁移
4.小学儿童的学习策略
(四)小学儿童教学心理与教师心理
1.小学教学设计
2.小学课堂教学评价
3.小学教师心理
教学重点:小学儿童认知、社会性及品德发展与教育;学习理论;学习动机与学习迁移。
教学难点: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学习理论、学习策略
沈德立 《小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8
四、参考书目
教师参考书: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二版)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12
2.冯忠良,《教育心理学》(第二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7
3.刘电芝,《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8
4.冯维,《小学心理学》(第三版),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5
学生参考书:
1.刘电芝,《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8
2.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第三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2
3.伍新春,《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
五、教学方法及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本门课程是一门需要让学生扎实理论基础并能应用于实践的课程,因此一方面需要让学生对本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充分理解;另一方面,教改应力求以应用为目的,加强实践环节,注重培养学生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教学中问题的能力,努力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应用性和创造性,注重突出教师教育特色并为今后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措施如下:
1.教学内容改革:
对《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删除陈旧的教学内容,密切联系实际,增加反映本学科前沿的最新内容,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加强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使《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适应当今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
2.教学方法改革:对传统的授课方式“传授式”、“讲解式”、“叙述法”进行改革,根据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如“案例—参与”、“活动—参与”、“探究式”等教学方法,实现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充分运用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潜能。提高讲授艺术,注重逻辑性、条理性、形象性、生动性和趣味性。
加强实践教学,如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课堂讨论、方案设计等。
3.课时调整:课堂讲授37学时;课堂讨论7学时;实践训练4学时
六、作业及成绩考核方式
(一)作业
个人书面作业一:从行为主义、人本主义、认知主义、以及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中选择一个进行述评及分析其对小学生学习与教育的启示或应用
个人书面作业二:自选一个小学生对其发展特点及所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教育措施。
小组作业:学生自由组合选择发展心理中感兴趣的一方面进行学习并在全班报告,理论联系实际,参考文献不少于五篇并要有实际的相关案例。(包括动作,感知,记忆、思维,言语、想像,情绪、意志,个性,社会性,性心理等方面)
(二)考核方式
平时考查与期末闭卷考试相结合,以百分制评定学生课程成绩,60分及以上者为合格。
平时考查占30% 包括:出勤(包括平时参与)、个人书面作业、小组讨论、小组实训。
(其中出勤占5%,个人书面作业占10%,小组实践训练占10%,课堂讨论占5%。)
期末闭卷考试(120分钟)占70% 。
教学进度表
周
次
|
计划进度
|
课时分配
|
备 注
|
讲
授
课
|
习
题
课
|
课
堂
讨
论
|
实践教学
|
作
业
形
式
|
1
|
第一章 小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
|
2
|
|
|
|
|
|
2
|
第二章 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
4
|
|
|
|
|
|
3
|
▲第三章 小学儿童智力因素发展与教育
|
1
|
|
1
|
|
|
讨论相关案例
|
4
|
▲第三章 小学儿童智力因素发展与教育
|
4
|
|
|
|
|
|
5
|
▲第四章 小学儿童个性社会性发展
|
2
|
|
|
|
|
|
6
|
第四章 小学儿童个性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
2
|
|
2
|
|
|
讨论相关案例
|
7
|
第五章 小学品德发展与教育
|
2
|
|
|
|
|
|
8
|
第五章 小学品德发展与教育
第六章 学习理论
|
3
|
|
1
|
|
|
讨论相关案例
|
9
|
第六章 学习理论
|
2
|
|
|
|
|
|
10
|
第六章 学习理论
第七章学习动机
|
4
|
|
|
|
|
作业一
|
11
|
第七章学习动机
|
2
|
|
|
|
|
讨论相关案例
|
12
|
第八章 学习迁移
|
3
|
|
1
|
|
|
讨论相关案例
|
13
|
第九章学习策略
|
2
|
|
|
|
|
|
14
|
小组实训
|
|
|
|
4
|
|
小组实训
|
15
|
第十章 教学设计
|
2
|
|
|
|
|
|
16
|
第十一章 小学教师心理
|
2
|
|
2
|
|
|
讨论相关案例
作业二
|
注: 标▲
的为重点章节,教学中将根据清明、五一放假情况、学生理解情况、作业情况以及对同学反映的难点问题等情况
,对表中的时间安排作适当调整。
教研室审查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20 年 月 日
执行情况检查记载
第一次:
教研室主任签名:
20 年 月 日
第二次
教研室主任签名:
20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