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图、文/张学)为帮助研究生适应角色转变、明确学习任务、瞄准研究重点,搭建师生学术交流与指导桥梁,10 月 16 日 19:00-22:00,教育科学学院在 403 教室召开 2025 级研究生首次组会。杜学元、罗明礼、吴胜景、苑广哲、杨小丽、郭玲 6 位导师及 9名研究生,围绕“学习规划与研究路径” 开展了第一次组会。
会议聚焦两个方面的内容。在“未来计划打算” 环节,同学们结合短期目标(如学期文献阅读、课程学习重点),集中呈现研究生阶段学习、实践、科研的初步规划。在 “研究路径” 环节,同学们围绕 “研究兴趣 - 研究基础 - 论文选题 - 研究工具” 四维展开,详细说明细分领域关注方向、已积累的文献与实践经历、初步选题价值及需掌握的研究方法与软件,充分展现了研究生对阶段学习的思考。会议由研究生组长主持。

导师组对每位同学进行了逐一点拨,提出了中肯的指导意见。在总结阶段,罗明礼强调“研究生需以问题为导向”,明确“小学到本科是知识学习,而硕士到博士是研究探索”,建议学生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扎根基地学校一线课堂,做好过程材料搜集、文献梳理,遵循“先模仿再创新”的研究路径,培养团队的学者气息。杜学元聚焦“学问态度与读书方法”,指出“研究生需以研究学问为生活核心,开展源研究与对策研究”,提醒学生文献数据来源不可局限于知网,需拓展专著阅读。杨小丽为学生提供具体学习策略:跨专业学生需“跑着追赶”,建议紧跟领域 “牛人”学习,专注课堂内化知识,同时强调“不剽窃、重合作”的组内学术规矩。郭玲建议“将研究意识渗透生活”,苑广哲以“慢慢来”引导学生沉心积累,吴胜景提醒学生“保持一定节奏,确保每天充实”。导师们为研究生指明了清晰的学习、生活和研究路向。


这是一次导师组全面了解研究生的学业规划,更是同学们明确阶段目标、长远发展和学术入门的启蒙会、思享会,为后续学术成长把牢了基础。学院将持续通过组会搭建师生交流平台,助力研究生提升学术能力与学术素养素养。